企业简报

伊万执教国足终局已定:三年合同戛然而止,东亚杯新帅接棒成定局

2025-06-15

中国男足的帅位更迭再次引发震动。据《北青体育》独家消息,因国足未能晋级 2026 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四阶段附加赛,中国足协已于 6 月 13 日按合同约定单方面终止与克罗地亚籍主帅伊万科维奇的合作关系。尽管伊万在 18 强赛收官战赛后仍展望东亚杯备战,但足协高层早在兵败雅加达后便启动换帅程序,这位 71 岁老帅的三年执教周期最终定格在 1 年零 3 个月。

伊万与足协签订的三年合同中,明确将世预赛hth手机版登录·官网app下载晋级附加赛设定为强制性阶段目标。当国足在 18 强赛提前两轮出局时,解约条款自动生效。值得关注的是,这份合同未设置违约金条款,足协得以零成本完成换帅,打破了外界关于 "高额赔偿" 的猜测。

执教期间,伊万经历三次下课危机:2024 年 6 月惊险晋级 18 强赛、客场 0-7 惨败日本、主场 1-2 遭沙特逆转,每次均因足协决策迟缓而侥幸留任。但 18 强赛 3 胜 7 负的惨淡战绩(仅击败巴林、印尼等弱旅),最终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东亚杯成过渡期考验:新帅或临阵受命

根据东亚足联赛程,2025 年东亚杯将于 7 月 7 日至 16 日在韩国举行,国足将对阵日韩及中国香港队。足协计划于 6 月 30 日中超间歇期集结,但留给新帅的准备时间不足一周。

目前选帅工作暗流涌动:U22 主帅安东尼奥、国青队久尔杰维奇因原有任务缠身基本排除可能,本土教练亦难担重任,大概率延续外教路线。若新帅无法及时到位,临时教练组带队将成为现实选择。这种 "火线换帅" 的模式,可能重蹈 2019 年卡纳瓦罗临时接手的覆辙。

执教遗产与争议并存:战术革新与用人博弈

伊万的执教生涯充满矛盾。一方面,他推动国足加速年轻化,朱辰杰、蒋圣龙等 00 后球员出场时间占比达 37%,较前任提升 22 个百分点;定位球战术手册的引入,使国足向前传球成功率从 47% 提升至 59%。另一方面,其固执的 442 菱形中场体系在高压对抗中屡现漏洞,客场 0-7 负于日本的惨败创下队史耻辱纪录。

更值得玩味的是,伊万离任前已启动东亚杯战术筹备,其团队完成 23 名新晋国脚的潜力评估,并针对性制定日韩对手的战术预案。这种 "人走茶凉" 的尴尬局面,凸显出中国足球选帅程序的仓促与体系建设的缺失。

伊万执教国足终局已定:三年合同戛然而止,东亚杯新帅接棒成定局

中国足球的轮回困局:换帅难破恶性循环

自 2002 年米卢离任后,国足 23 年间更换 14 任主帅,平均任期仅 1 年半,却连续六届世预赛折戟。这种高频换帅的恶性循环,暴露出足协在战略规划上的短视。正如球迷尖锐评论:"换 800 个教练都这流程:生死战算分、荣誉战赢球、火车站回家"。

伊万并非无能之辈。执教阿曼期间,他曾率队击败日本、逼平澳大利亚,世界排名一度超越国足。但在中国足球的复杂生态中,其战术理念与本土球员的适配性、俱乐部与国家队的用人博弈,最终成为难以跨越的鸿沟。

当伊万推着行李箱走出北京首都机场时,中国足球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。7 月的东亚杯赛场,无论是新帅还是临时教练组,都将面临比帅位更迭更残酷的考验 —— 角球是否依旧开出底线、多打一人时是否仍茫然无措,这些细节才是检验中国足球进步的真正标尺。